12月27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小英应邀为“国培计划(2021)”农村地区领航校园长培养项目暨高端引领人才培养项目的参训学员作《<大力推进幼小衔接指导意见(教育部)>解读》与《学前教育改革中思维方式的变革》两场专题讲座。
上午的讲座中,王小英从《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核心理念、内容框架、入学准备的领域以及入学适应的领域,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对《指导意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其中,针对“小学化”和“零起点”问题,王小英特别指出,如果按照发展进程来教儿童学习,将会对儿童后续学习能力和成就产生重要影响,能够很好地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探索欲、坚持性等重要学习品质。反之,违背规律的“超前教育”容易使幼儿形成“习得性愚笨”,让幼儿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
王小英还强调,幼小衔接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涉及众多因素,牵扯各个层面,鼓励幼儿园、小学和家庭遵循“四个原则”,实现“三个转变”,统一思想、共同配合、积极作为,才能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下午的讲座,王小英从逻辑学、哲学的角度讲述了思维是什么,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摆脱动物世界靠的是大脑神奇的思维功能。她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论证了思维的功能,从思考“你怎么了”转向“我怎么了”,打开思路,拓展出路,进而面向不同的人生,讲述了思维方式以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区别。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同时,人的思维将会引导人的一生,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的整体性思维、关注教育事件。相信王小英的两场讲座能够为在座的学员带来新的反思、灵感,在学前教育的路上越来越坚定、有方向。(文:葛紫晨 沈梦霞 图:徐莹 审核:罗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