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修小结

您的位置: 首页 > 研修小结 > 正文

读后感

时间:2017-08-25   来源:    阅读:

读后感日期:2017-08-25 18:05:53.0 添加人:孟文忠 点击数:6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有感

提起瑞吉欧,便可以引用本书开篇的一句话“活泼、可爱、健康、自由探索的孩子,认真、尽职、协作工作的教师,优美、独特的空间环境及家长、社区参与的学校管理。”全书通过对瑞吉欧幼儿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奇的一首诗《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精辟解读,从一个层面为我们展现了自由、奔放的瑞吉欧文化。“瑞吉欧方法”是继“蒙台梭利”之后幼教界涌起的又一股热潮,源于意大利。它优质的教学模式在全世界已慢慢发生影响,并悄然改变着用心致力于幼教事业的老师们的观念与行为。让我深有感触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方案教学

瑞吉欧的重要特色就是方案教学。方案教学是瑞吉欧幼儿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他实际上就是由幼儿参与的主动的自己选择的自己对结论进行判断的针对某个主题进行的探索活动。幼儿自发决定、自己设计、自己实行。

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始创人马拉古齐认为知识的产生不单单是由成人直接教导,尚需儿童从生活的互动与经验中建构。因此瑞吉欧的课程不是教师预先订定的,是基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逐渐发展成的活动或方案,是把儿童与教师的经验相结合起来的,共同建构知识的行为。

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所有的儿童都具备学习的潜能、对事物的好奇心,而教师应深刻地了解儿童的潜能,以建构式的提问引导开

放性的探索,并依据儿童的经验与兴趣做适当的响应,使其从社会、环境互动中学习。

方案是指一个活动——事实上是一个在一天内便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活动。比如,每天给儿童一个美术方面的任务。而在瑞吉欧“方案”根本不被定义为活动,因为其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一个简单的活动。在瑞吉欧,方案不是只在某一张桌子上只出现一天的某个东西或活动,而是一个历时较长的过程。方案的大部分内容不是预先决定的,它是一个需要儿童和成人共同设计、观察、表达、再观察,并通过各种象征性语言进行表现和合作完成的过程。有的方案可能短至两天,大部分方案确历时较长,需要几个星期,有的甚至延续几个月。这与我国以预设课程为主实施教育教学的模式大相径庭且更显民主。以前去幼儿园的时候,也常看到幼儿园在做一些主题活动。糖果啦、水果啦什么的,搞得教室里面花花绿绿的好像很热闹。但是那些主题活动和瑞吉欧的方案教学似乎还是不同。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实施了互动、协作和分享。

二、 关于幼儿园的环境

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应当依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儿童、不同的理念而设计出独特的自我风格,来适应儿童和教师的成长。

环境的每一个要素应当具备有教育的成分。这句话说得很好:“环境绝不是装饰品,也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它们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往往忽略了环境的作用,或是让环境流于形式化。

环境创设的原则---以家庭和社区的模式来规划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园像是一个大型的家。现在的幼儿园我总觉得像是一个大型的游乐园或者动物园---环境的创设还需要有当地独有文化、学校自身文化的折射。这个比较困难。我们国家的教育多把责任指向教师群体,忽略了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忽略了社区这个小环境。例如有的幼儿园是“体育特色园”,那就不仅仅是在墙上张贴和体育有关的图画就可以了事的,从建筑设计、庭院设置、学生手工等等都可以有所体现---环境的创设还要时时更新。

对于《向瑞吉欧学习什么》这本书,我觉得值得细细阅读的地方还有不少。上面的两点,只是我一点粗浅的体会。读了这本书,我想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努力。比如:

1、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达到教学上的互助配合。

2、多与家长沟通,家长的作用要大大得到发挥。

3、开设儿童自主课程,而不仅仅是教授规定教材的教学;应开设儿童自己选择、自己评价的灵活多样的课程。

有时间,我会再仔细地读一遍这本书,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安大幼教集团高新区第四幼儿园 孟文忠

2017年8月18日

上一条:心的沟通,爱的教育
下一条:《论语译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