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日期:2013-09-09 20:29:35.0 添加人:范特英 点击数:169
自1991年从徽州师范毕业至今,我一直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一线,作为一个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所有的领域教学我都参与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教学竞赛活动、教学设计评比等参加了不少,自觉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高度。却在参加了这次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以来,突然有了种新生的感觉,特别是听了8月6日安师大学前教育系吴玲主任的专题讲座后,我对幼儿园社会学科有了新的理解。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是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性、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因素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我的教学经验中,我感知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是幼儿园最薄弱的环节,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人对于社会活动常常觉得难以把握,随着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我在社会教学中,大多采用拍摄大量图片让幼儿感知来进行,比如,在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时,我花了大量时间,拍摄、收集了我们身边的许多安全标志、安全警示图片等,让幼儿感知,从而产生安全意识,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收效不大,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我只完成了幼儿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却忽视了幼儿心理层面的教育,没让我的教学真正内化,所以收效不大。
幼儿园社会教学对于现今的独生子女更具现实性和迫切性。独生子女四加二加一的模式,使现在问题行为的孩子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觉得,应该把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集体活动中主动发言体现了当众发言的社会技能,体育游戏体现的是正确看待输赢的技能,区角活动可以体现同伴间合作和分享的技能……可以说,幼儿一日生活中充满了社会技能训练的契机。社会性教育既来源于生活,最终将还原于生活。当然应借助于生活,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体验、练习、巩固、深化,才能更好地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
在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指导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性质与水平。在许多规则面前,我们许多教师充当的是一个说教者角色,而不是一个实践者角色 我们常常抱怨,教育的要求很难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经常埋怨孩子“不听话”,却很少反思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我们许多教师也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也知道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可真正落到实处时,往往言行不一:要求幼儿轻声说话,可自己却总想以自己的声音“震住”幼儿;要求幼儿玩好玩具后要收拾玩具,摆放整齐,可钢琴上总是堆满了各种杂物。正是成人的言行不一,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这次培训活动不仅聆听了多位专家的教育理念,还结识了许多有经验的同行,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给我以后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我会将此次的收获更好的在幼儿园活动中实施,尽最大努力使我们的孩子全面发展。
上一条:心得
下一条:学习心得